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1979年以来,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置诱虫灯监测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的种群数量变化. 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 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之间. 全年高峰有些年份是早稻高峰,而有些年份则是晚稻高峰. 末见日多在11月下旬. 根据24年发生高峰日的日诱获数量、旬平均诱获数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白背飞虱的发生严重,而9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较轻.
推荐文章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灯下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灯光诱集
种群数量
动态分析
诱虫灯下稻飞虱及其天敌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稻飞虱
天敌
灯诱
种群动态
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种群数量
季节性消长
贵州
塘头稻区
湖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中小尺度虫源地及降落机制
白背飞虱
中小尺度虫源地
降落机制
WRF模式
轨迹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背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季节动态
来源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水稻害虫 白背飞虱 灯诱 种群 动态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68
字数 2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1X.2005.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龙 60 341 11.0 13.0
3 彭华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11 80 5.0 8.0
4 申科 2 14 2.0 2.0
5 张润杰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害虫
白背飞虱
灯诱
种群
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411X
44-1110/S
大16开
广州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288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