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戏剧是托马斯·贝恩哈德获得更大社会成就的途径.他的戏剧有"疯狂"的特征和"残缺"的特点.构成了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戏剧的新的审美机制,表达了时代社会的思想苦闷和精神荒凉.
推荐文章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其作品研究
扎哈·哈迪德
苏联先锋艺术
创作思想
设计方法
伊朗哈通阿巴德铜冶炼厂概况
哈通阿巴德铜冶炼厂
设计
设备
试生产
教育戏剧融入小学教育的意义、困境及对策
教育戏剧
小学教育
意义
困境
对策
德赛恩液体敷料应用于皮肤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皮肤慢性溃疡
德赛恩
临床疗效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疯狂"的意义--感受贝恩哈德戏剧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贝恩哈德 "疯狂" "残缺" 精神荒凉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J83
字数 63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60.2005.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昌珂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1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贝恩哈德
"疯狂"
"残缺"
精神荒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3060
31-1777/C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63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9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