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具有典型的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DGC)呼吸模式,一个DGC分为气门关闭颤动(CF)和气门开放(O)两个阶段.不同的个体,DGC、CF和O阶段历时差异很大,随着DGC历时增加,CF阶段历时增加速率大于O阶段,O阶段CO2释放量随DGC、O阶段历时增加而增加,单位体重的CO2平均释放速率随DGC历时增加而减少,但与O阶段历时关系不显著.体重影响O阶段CO2释放量和平均释放速率,而与DGC、CF和O阶段历时关系不显著.DGC、CF和O阶段历时随温度增加而减少,DGC频率和单位体重的CO2平均释放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但O阶段CO2释放量在一定温度内是相对恒定的,表明CO2平均释放速率主要是DGC频率调制而不是O阶段CO2释放量调制的.
推荐文章
美洲大蠊雌成虫混配饲料的优化配方
美洲大蠊
小麦粉
奶粉
干酵母粉
配比
美洲大蠊抗菌物质的诱导与提取
美洲大蠊
血淋巴
抗菌物质
室内人工繁殖美洲大蠊的产卵习性
美洲大蠊
产卵量
食卵习性
美洲大蠊耐寒性的初步研究
美洲大蠊
过冷却点
冰点
低温暴露
耐寒性
越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洲大蠊呼吸信号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美洲大蠊 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 呼吸信号 特征分析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著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45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507.2005.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佐锐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56 3679 34.0 52.0
2 孟凤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5 338 11.0 18.0
3 李振宇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4 19 3.0 4.0
4 姚青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9 318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洲大蠊
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
呼吸信号
特征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季刊
1005-0507
11-3158/R
大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0-10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