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大鼠湿热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清热化湿法(复合治法)对该湿热证模型的影响.并同时进行清热解毒法(分治法)、宣气化湿法(分治法)的对比研究,探讨清热化湿等法治疗大鼠湿热证模型胃肠动力紊乱的机理.方法采用肥甘饮食、高温高湿及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等复合因素模拟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温病湿热模型大鼠SP、SS水平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A) 法治疗组、清热解毒(B) 法治疗组、宣气化湿(C) 法治疗组、阳性对照(D) 治疗组. 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及胃窦、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及生长抑素(SS) 水平.结果清热化湿法具有增加湿热模型大鼠血及胃窦组织中SP的含量、降低SS的含量,以及明显降低结肠组织SP的含量的作用.
推荐文章
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
甘露消毒丹
湿热证
大鼠模型
脂质代谢
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
甘露消毒丹
湿热证
大鼠模型
脂质代谢
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大鼠胃窦P物质、生长抑素的影响
三仁汤
脾胃温热
湿重于热
P物质
生长抑素
大鼠
杏仁
白豆蔻
法半夏
清香散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P物质、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
脾胃湿热
清香散
P物质
生长抑素
胃肠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热化湿法对温病湿热证大鼠SP、SS水平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清热化湿法 温病湿热证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87X.2005.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松林 152 1266 17.0 28.0
2 高清华 36 266 10.0 15.0
3 吕文亮 110 554 13.0 19.0
4 李华锋 9 92 5.0 9.0
5 陈梁 6 12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热化湿法
温病湿热证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987X
42-1844/R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
38-337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