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颈动脉不同回声类型粥样硬化斑块背向散射积分(IBS)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其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及30例无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IBS参数测定,对不同回声类型硬化斑块的IBS三项参数(PPI: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AII:平均值,SDI:离散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GC均值对AII进行标准化.结果 (1)在均质性斑块中,弱、低及强回声斑块的标化AII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9.4±4.8)dB、(38.7±5.6)dB、(50.7±6.8)dB;非均质性斑块的标化AII变化较大,其PPI及SDI明显高于均质性斑块(P<0.001);(2)脑梗死组非均质性斑块及均质性弱回声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均质性强回声斑块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IBS参数为了解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组织学特征提供了客观的定量依据,为预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危险性提供重要信息.
推荐文章
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评估
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角度的超声评价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旋转角度
超声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病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 背向散射积分 颈动脉硬化斑块 脑梗死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0-6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3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
背向散射积分
颈动脉硬化斑块
脑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月刊
1009-8380
11-4485/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9号亚运豪庭A座1-E北京9770信箱
2-72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