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i,与其他菌≥5×106个菌才出现交叉凝集,而且部份液体混浊.EV株37℃培养感染小白鼠72h脏器悬液稀释度1:2560时能检查出F1抗原.检出率60%~80%.结论鼠疫反向血凝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好的,鼠疫菌F1在37℃培养才能产生检出、28℃培养不能产生检出.
推荐文章
牛布鲁菌病荧光偏振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
布鲁菌病
荧光偏振试验
特异性
敏感性
细粒棘球绦虫高免动物血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
细粒棘球绦虫
高免血清
粪抗原
夹心法-ELISA
间接法和捕捉法检测特异性IgM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
间接ELISA
捕捉ELISA
Ig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鼠疫菌EV株免疫球蛋白反向血凝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鼠疫反向血凝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6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61
字数 1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5.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珠 21 42 4.0 4.0
2 刘小华 11 52 5.0 6.0
3 张曼碧 14 53 4.0 6.0
4 杨华源 21 69 5.0 7.0
5 黄济英 23 61 4.0 6.0
6 杨柳 26 9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鼠疫反向血凝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