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定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的正常值,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诱发电位仪,双侧刺激记录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果: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波形主要有四个波,T1、T2、T3、T4,潜伏期分别是0.7880±0.1139、1.2467±0.1314、1.8265±0.3703、2.5123±0.5968;左右两侧各个相应波潜伏期的样本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较为稳定,可以采用同体双侧对比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病理状态下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三叉神经痛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健康人体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
健康志愿者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双侧多导联记录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研究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双侧
多导联
大鼠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三叉神经痛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潜伏期的测定
来源期刊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大鼠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458.2005.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家伟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14 60 5.0 7.0
2 刘艳春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4 26 3.0 4.0
3 唐敬师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24 191 7.0 13.0
4 李丽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季刊
1672-0458
13-1327/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
18-29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