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氮肥施用过量、肥效低下以及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试验在向当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传统施氮处理(300kg/hm2),依据叶片诊断技术所确定的玉米需肥量设置了优化施氮处理(60kg/hm2),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郊区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叶面积、茎粗、节根等影响不明显;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传统施氮、优化施氮条件下夏玉米产量分别达到7 297.65 kg/hm2、7 385.1kg/hm2,产量效应几乎没有差异;然而对照处理只有5 485.65 kg/hm2,传统施氮、优化施氮增产达到了33.03%和34.63%;优化施氮大大减少了氮肥使用量,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研究
秸秆还田
N肥
叶绿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杂草
夏玉米(Zea mays)
生物多样性
产量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稻田养分淋洗的影响
秸秆还田
氮肥
稻田土壤
养分淋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下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夏玉米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3.062
字数 3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5.01.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璞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4 5079 40.0 60.0
2 霍竹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6 231 6.0 6.0
4 付晋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医部 3 7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
氮肥
夏玉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