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是解决旱作农田“耕层变浅”、“土壤紧实”、“有效耕层土壤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秸秆深翻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辽宁铁岭设置S0F0 (秸秆0kg hm–2+纯NPK 0kg hm–2)、SN0 (秸秆9000kg hm–2+纯N 0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kg hm–2)、SN1 (秸秆9000kg hm–2+纯N 112.5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kg hm–2)、S0N2 (秸秆0kg hm–2+纯N 225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kg hm–2,当地传统种植方式,CK)、SN2 (秸秆9000kg hm–2+纯N 225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kg hm–2)、SN3 (秸秆9000kg hm–2+纯N 337.5kg hm–2+纯P 112.5kg hm–2+纯K 90kg hm–2) 6个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9000kg hm–2和配施氮肥225kg 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和施氮量225kg hm–2处理(CK) 2年平均增产6.33%,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和行粒数的显著提高和秃尖的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2年平均群体生物产量增加2.9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够增加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秸秆还田比秸秆不还田处理2年平均灌浆期叶面积增加2.71%,光合速率提高4.80%。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9000kg hm–2和配施氮肥225kg hm–2是辽北棕壤区春玉米生产比较理想的还田和施肥模式,在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氮肥
冬小麦
氮效率
产量
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豫西旱地小麦土壤 酶活性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秸秆还田
氮肥
土壤酶活性
氮肥利用效率
小麦产量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秸秆还田
N肥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豆科秸秆、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还田对秸秆矿化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豆科秸秆
玉米秸秆
C/N比
碳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氮量 春玉米 产量 光合性能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5-185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7.0184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
施氮量
春玉米
产量
光合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