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治法对细胞内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组、不同中医治法组和西医治法组肝癌(含肝)组织,以及正常组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根据有关基因功能分类的方法,筛选模型组表达大于正常而经过各种治法治疗后表达小于模型组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结果西药组下调显著3个基因,中医全方、清热、活血和健脾治法分别下调的3、2、2和3个基因.结论不同中医治法调节的靶点基因是不同的.
推荐文章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的影响
黄芪多糖
免疫细胞
一氧化氮
游离钙离子
蛋白激酶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中医治法对肝癌大鼠肝组织中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激酶级联分子 大鼠 DEN 肝癌 治法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中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73.357
字数 63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61X.2005.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肇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 278 3413 32.0 49.0
2 管冬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 81 940 17.0 28.0
3 吴中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 102 647 15.0 20.0
4 阚卫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 35 495 14.0 22.0
5 盛学仕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 10 110 7.0 10.0
6 赵晓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 43 269 9.0 16.0
7 高必峰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 9 6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激酶级联分子
大鼠
DEN
肝癌
治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861X
31-1788/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4-6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