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微乳液析相分光光度法.研究了Triton X-100: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体系的组成对析相效果的影响,并将其用于铜(Ⅱ)-水杨基荧光酮的显色体系.由于微乳液的加入使析相后的微乳液层位于整个溶液的上部,析相反应的时间由原来的50min缩短到15min,析相的温度由原来的90℃降低到70℃.在Ph=7.3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方法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2.14×106 L·mol-1·cm-1.
推荐文章
微乳液增溶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可溶性磷酸盐
可溶性磷酸盐
磷钼蓝
OP微乳液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直接测定
微乳液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铁
微乳液
邻菲哕啉
铁(Ⅲ)
动力学光度法
微乳液介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锰(Ⅱ)
微乳液
5-Br-PADAP
分光光度法
铝合金
Mn(Ⅱ)
微乳液膜法萃取钕
微乳液膜
微孔滤膜
萃取
传质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乳液析相光度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析相分光光度法 微乳液 水杨基荧光酮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2.6
字数 24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251.2005.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萍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7 163 7.0 9.0
2 宋恩军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38 256 9.0 13.0
3 张东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69 418 12.0 16.0
4 李英华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析相分光光度法
微乳液
水杨基荧光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1251
21-1252/T
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