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优化了12种α位取代噻吩衍生物的几何构型,采用TD-DFT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前线轨道能级和电子光谱.结果表明,a,f和l分子比它们的同分异构体要稳定;噻吩衍生物与苯、吡啶相比,也具有很好的共轭性;随着分子中所连接基团数目的增多,特别是-CN的增加,分子的偶极距增大,前线轨道能级差减小,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对于具有相同共轭链的同分异构体,c,g,k分子的偶极距较大,而前线轨道能级差最小的分别为b,e,l分子,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也较大.这些结论对分子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有机噻吩类衍生物液晶材料的研究进展
噻吩类衍生物
液晶材料
噻吩及其衍生物裂化脱硫反应比较
噻吩
噻吩衍生物
半经验AM1方法
裂化脱硫
正碳离子
反应速度
氰基修饰的新型寡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
聚噻吩
氰基
Suzuki偶联反应
合成
新型六[间-(β-噻吩基)苯基]苯衍生物的合成
噻吩
六芳基取代苯
Suzuki偶联
环三聚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噻吩衍生物电子结构的DFT研究
来源期刊 分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噻吩衍生物 电子结构 DFT方法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1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035.2005.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仇永清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66 263 8.0 13.0
2 翁兴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3 7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噻吩衍生物
电子结构
DFT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0-9035
22-1262/O4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8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