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鸭稻共作生产方式下水稻几个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形态特征指标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生态模式中由于鸭子的活动,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有减小的趋势,而且在有效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鸭子活动对水稻根系生长状况(根/冠比、根系活力)也具有一定作用,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有增加趋势,根冠比在幼穗分化期达到显著差异,根系活力在有效分蘖期存在显著差异;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根系总长变化无明显规律,根系表面积与常规栽培方式下相比无显著差异.
推荐文章
模拟鸭稻共作系统中鸭子机械刺激对水稻形态建成的影响
机械刺激
稻鸭共作
形态建成
株高
秸秆粗度
稻鸭共作对水稻部分株型结构指标的影响
稻鸭共作
株型结构
叶开角
松散度
叶面积指数
披垂度
农田稻鸭共作关键技术
稻鸭共作
稻田
关键技术
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稻鸭共作
水稻
稻米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鸭稻共作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鸭稻共作模式 根系形态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23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2005.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65 6661 40.0 74.0
2 黄兆祥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10 159 8.0 10.0
3 赵美玉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3 58 2.0 3.0
4 陈进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 5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19)
二级引证文献  (287)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3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3(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鸭稻共作模式
根系形态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