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异氟醚麻醉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期cAMP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cAMP在其麻醉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层随机设计均分成5组,每组8只,吸入1.5%异氟醚,分别在未吸入异氟醚时(对照组)、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诱导期组)、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麻醉期组)、翻正反射恢复即刻(恢复期组)和翻正反射恢复后1 h(清醒期组)断头取脑.放射免疫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的cAMP含量.结果在皮层,与对照组相比,cAMP含量在诱导期组即升高(P<0.05),麻醉期组进一步升高(P<0.01),恢复期组迅速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海马,与对照组相比,各组cAM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在脑干,与对照组比,仅麻醉期组cAMP含量升高(P<0.05),而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异氟醚升高大脑皮层及脑干cAMP含量(而对海马却无影响),提示cAMP在异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氟醚对大鼠脑内cAMP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氟醚 环磷腺苷 麻醉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7-5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1.2|R614.1
字数 2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5.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体俊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347 1998 21.0 28.0
2 曾因明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390 2905 24.0 34.0
3 杨建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02 942 12.0 21.0
4 詹英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34 171 8.0 11.0
5 冯昌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0 69 5.0 6.0
6 张慧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4 191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氟醚
环磷腺苷
麻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