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山羊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实验模型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只雄性山羊,麻醉、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后均由右侧开胸,升主动脉插主动脉供血管,上下腔静脉插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CPB),阻断升主动脉(ACC)5 min,开放恢复灌注5 min,共行3轮IPC实验,随后ACC 60 min,心脏停搏,后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再灌注90 min.CPB前及再灌注后30、60、9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结果12只山羊中9只顺利脱离CPB机,停机后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一只麻醉时死亡,一只心脏复跳后反复出现室颤,经多次除颤无效死亡;一只术后出现急性肺水肿死亡.平均转机时间1 26±14 min,平均预充胶体(6%贺斯代血浆或血)量6 50±1 50 ml,平均追加胶体量16 5±50 ml.再灌注后与CPB前比较,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正确的实验方法可模拟临床顺利完成山羊的IPC实验,把握好几个关键的技术,可有效的提高山羊IPC实验模型的成功率.
推荐文章
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的制备
心肌缺血预适应
延迟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
模型
心肌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
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羊心肌缺血预适应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山羊 麻醉 体外循环 缺血预适应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33
字数 31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05.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盛东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115 469 11.0 15.0
2 张宝仁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198 802 13.0 17.0
3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360 1416 15.0 20.0
4 王军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44 146 7.0 9.0
5 王志农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190 906 14.0 20.0
6 陈克彪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5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羊
麻醉
体外循环
缺血预适应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双月刊
1674-5817
31-1954/Q
16开
上海浦东金科路3577号
4-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