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得到三嗪化合物的摩尔折射率、前线轨道能量、偶极矩、原子静电荷等参数.利用上述参数以及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建立了一个QSAR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推荐文章
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芳烃化合物
发光菌
量子化学
主成分分析法
定量构效关系
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菌, 15 min-EC50, QSAR, 毒性机制
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菌, 15 min-EC50, QSAR, 毒性机制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发光菌
酚类
联合毒性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嗪类化合物发光菌毒性QSAR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三嗪类化合物 量子化学计算 QSAR模型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41.1
字数 17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114.2005.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文华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72 689 14.0 21.0
2 丁峰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4 207 6.0 13.0
4 王瑾玲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5 373 11.0 15.0
5 胡卫萱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21 139 7.0 10.0
6 周璐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6 23 3.0 4.0
9 冯炘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60 403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嗪类化合物
量子化学计算
QSAR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1114
12-1337/N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9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