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笔者讨论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球物理调查剖面及相关地球物理成果.分析大别-苏鲁地体的深部地质构造与岩石圈主要特征,并与东秦岭地区前人的探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认为,中央造山带东段的地壳构造反映了扬子克拉通向北的陆内深俯冲作用.陆壳俯冲的角度在20°~30°之间,由于角度较缓,中央造山带东段发育了开阔的后陆盆地,其下方基底构造仍保留有造山带板块会聚的特征.造山带核部上中地壳存在着规模很大的岩浆岩体的显示,与造山期后的地质作用有关.大别-苏鲁的早中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在东秦岭可能仍埋藏在地壳深处,不会出露于地表.
推荐文章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岩石圈磁场
岩石圈结构
芦山地震
景谷地震
大别造山带构造超压形成的碰撞力学机理
点碰撞机制
构造超压
粘性流变体
大别造山带
亚洲中东部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构造应力场
岩石圈
塑性流动网络
共轭角
多震层
构造应力场
秦岭陆内造山带岩石圈结构
秦岭
岩石圈
反射地震
气体测量
大地电磁
地热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央造山带东段岩石圈的构造格架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石圈结构 超高压变质带 大别-苏鲁 东秦岭 地球物理调查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31
字数 9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5.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文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69 1368 23.0 3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4)
共引文献  (372)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69)
二级引证文献  (9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3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圈结构
超高压变质带
大别-苏鲁
东秦岭
地球物理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