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3.0)中,姜黄素于玻碳电极上存在可逆的单电子转移过程,据此,本文建立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扫描法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新方法.在+0.8V(vs. SCE)电位下,含姜黄素的电解液(试样)于玻碳电极上经过富集,可得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为+0.386V.峰电流Ip与姜黄素浓度(1.0×10-8~2.5×10-7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4.0×10-9mol/L.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药物中姜黄素含量直接测定.
推荐文章
烃源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测井评价意义
烃源岩
电化学性质
有机质
岩石物理性质
阳离子交换量
测井评价
三蝶烯邻醌衍生物的荧光和电化学性质
三蝶烯邻醌衍生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荧光
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姜黄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测定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姜黄素 玻碳电极 差示脉冲伏安法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6-3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1
字数 21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5.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新华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144 1037 16.0 23.0
2 陈伟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77 795 16.0 25.0
3 张亚锋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8 166 6.0 8.0
4 吴萍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6 10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姜黄素
玻碳电极
差示脉冲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