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和谐”既是哲学范畴,又是社会科学范畴。它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先哲史伯、晏子、孔子等作了比较深刻的概括。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们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进行比较论述,而结论无不是“取和弃同”。因为“和”则生生不息,为君子所为;“同”则穷途末路,为小人所作。
推荐文章
浅谈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和谐图书馆
高校
必要性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
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
关于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思考
和谐
高校图书馆
思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和谐图书馆的认识
来源期刊 福建社科情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和谐” 图书馆 六届四中全会 社会建设 哲学范畴 科学范畴 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 “和” 孔子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孟禹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谐”
图书馆
六届四中全会
社会建设
哲学范畴
科学范畴
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
“和”
孔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社科情报
双月刊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出版文献量(篇)
116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