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CWAO技术处理COD为2 000 mg/L的亚甲蓝水溶液.以Cu(NO3)2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温度、压力及进水pH值对亚甲蓝水样COD去除率、脱色率、出水pH值的影响.实验表明,亚甲蓝的氧化效率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反应温度及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然而,综合考虑亚甲蓝的氧化效率、试剂费用、设备成本及能量消耗,实验确定Cu(NO3)2的投加量以Cu2+计为150 mg/L,反应温度及压力分别为200℃和2.0 MPa.在酸性进水条件下,COD去除率随进水pH值的降低而升高;而在碱性进水条件下,COD去除率随进水pH值的升高而升高.pH值按COD去除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3.87、11.23、5.50、7.25、9.47,实验确定最佳进水pH值是3.87.在以上最佳的操作条件下,反应150 min,水样COD去除率达97.4%,脱色率达99.97%,出水pH值3.63.
推荐文章
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的细胞毒性
光化学
心包
细胞毒性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模拟印染废水湿式氧化的机理
湿式氧化
印染模拟废水
亚甲蓝
机理
探讨亚甲蓝的光动力作用
光动力疗法(PDT)
亚甲蓝
CPD5
胰癌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NO3)2在亚甲蓝湿式氧化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湿式氧化 亚甲蓝 Cu(NO3)2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3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094.2005.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筱敏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 311 3664 26.0 43.0
2 张永利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 42 300 11.0 15.0
3 张磊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 39 384 10.0 18.0
4 邢超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 3 8 2.0 2.0
5 何爱玲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境工程
湿式氧化
亚甲蓝
Cu(NO3)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009-6094
11-4537/X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2-77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8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58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