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同时期龙门古阳洞、宾阳洞和巩县石窟等相比较,北魏永宁寺木塔出土的塑像尽管由于雕造时间早晚或材质的原因,表现出一些内容和形象上的差异与变化,但寺窟主要构造、造像形式、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却是基本一致的,它们展示了北魏都洛以后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一个高潮阶段的所有重要特征,代表着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内容与风格的主流.由此得出结论,北魏时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继承传统且逐渐丰富的过程,其都洛时期主要造像风格与内容题材渊源于北魏建都平城时期的寺窟造像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也存在着汉文化影响的因素.
推荐文章
独乐寺塑像艺术特点之我见
独乐寺
塑像
艺术特点
成都武侯祠塑像探
成都武侯祠
塑像
北魏石窟寺中的"双窟"与"二圣"政治
北魏双窟
世俗政治
云冈
麦积山
洛阳市老城安国寺的修复思路探讨
文物保护
安国寺
价值定位
佛寺修复
古城活化再生定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魏洛阳永宁寺塑像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原文物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北魏都洛 永宁寺塑像 平城时期 汉文化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石刻造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K87
字数 9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731.2005.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魏都洛
永宁寺塑像
平城时期
汉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原文物
双月刊
1003-1731
41-1012/K
大16开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36-136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