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2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842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曾用名: 河南文博通讯

影响因子 0.2385
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主办单位:
河南博物院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河南省一级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450002
地址: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2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84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中原文物》编辑部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5
    摘要:
  • 作者: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11
    摘要: 2003年~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郑韩故城内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迹,其中清理的三座唐代墓葬出土有瓷器、三彩器、铁器、铜器等,器物造型精美,特别是出土的青...
  • 作者: 张得水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2-20
    摘要:
  • 作者: 李绍连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1-23,57
    摘要: 黄帝部族是新石器时代活动于中原地区的主要部落族团,这一族团的历史创造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向文明方向发展.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资料,该部族历代的迁徙路线已较为明确,并且其活动的北线地域很可能在今北京...
  • 作者: 马世之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4-27
    摘要: 虞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帝"之一.他曾先后建都于蒲坂和平阳,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都,蒲坂为有虞氏古国的王都,平阳则是华夏联盟的帝都.平阳城为尧所筑,虞舜继尧为华夏盟主后,由蒲坂而徙都平阳....
  • 作者: 罗琨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8-32
    摘要: 对夏代以前有虞氏谱系的记忆和流传,反映了这个古族在尧舜禹时代所达到的较高文明程度,史籍中往往"虞夏商周"并提并非偶然.加强对有虞氏历史的研究,探索他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是在文明探源研究中的一...
  • 作者: 周书灿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3-36
    摘要: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的古城寨古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原地区目前面积最大、墙体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一带为传说中的祝融之墟,亦黄帝所居轩辕之丘.传说中的黄帝集团中的大隗氏极有可能曾在此...
  • 作者: 张渭莲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7-45
    摘要: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距今4000年~3500年期间全球气温有过明显下降,这一降温事件对当时人类的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国前的商人正处于此次气候发生变异的时期,其活动地域的南迁与气候变化紧密...
  • 作者: 李维明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6-51
    摘要: 不同学术观点长期研讨,对于郑州商城研究取得进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也不例外.<"郑亳说"不合理性刍议>一文力判"郑亳说"不合理,然其判言中诸多失理之处,使其可信性丧失.
  • 作者: 郝导华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2-57
    摘要: 本文通过周代杞国史地的对比研究,论证了周代杞国不宜再分为"殷杞"、"周杞"或是"夏杞"、"夷杞",而应该把杞作为一个国家来对待.同时也对商代、周代杞国的地望、迁移及迁移中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证...
  • 作者: 张淑娴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8-61,64
    摘要: 明代中晚期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推动了明代绘画中以园林为表现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加,成为明代绘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园林画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
  • 作者: 何琳仪 吴红松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2-64
    摘要: 本文立足于对温县盟书"(升心)"字形体的具体分析,并在音义上对其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结合侯马盟书的有关资料,认为温县盟辞中的"(升心升心)"即典籍常见的"绳绳",其意为"谨慎警戒",是参盟者...
  • 作者: 王长丰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5-68,92
    摘要: 本文运用殷周甲骨卜辞与殷周金文方国族氏徽文字互证的方法,对殷周时期的"竝"方国进行了综合研究,考证出"竝"方国的地望在今河南固始附近.
  • 作者: 赵立春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9-76
    摘要: 慧光法师为北朝晚期著名的佛门领袖,对于慧光的成就和地位学术界早有定论,但其生卒年代一直未能弄清.新发现的<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墓志铭>,出土于河南安阳(古邺城西南)附近,墓志详细记录了慧光法师的...
  • 作者: 李志荣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77-87
    摘要: 内乡县衙所存遗迹是清末章炳焘时代留下的.清末县衙的东西两路与明代及清光绪重建前大不相同.今天按照明清两代地方志复原的建筑群,不仅与章炳焘所留的清末旧衙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与历史记载中的明内乡...
  • 作者: 赵会军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88-92
    摘要: 河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古都多,名人、名胜多,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多,保存完好的城址实例多.对它们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应当看到,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
  • 作者: 杨向明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93-96
    摘要: 数字博物馆是超越时空限制,适于展品信息的保存、管理、修复和展示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大力发展数字博物馆事业对我国参与全球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拓展国际交流、实践科教兴国将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 作者: 许顺湛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4-6
    摘要:
  • 作者: 郑杰祥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6-8
    摘要:
  • 作者: 陈旭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8-10
    摘要:
  • 作者: 刘绪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0-13
    摘要:
  • 作者: 董琦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3-14
    摘要:
  • 作者: 宋豫秦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5-17
    摘要:
  • 作者: 李维明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17-20
    摘要:
  • 作者: 吴耀利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1-26,32
    摘要: 在夏王国的起源中,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是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同古雅典国家的起源一样,夏王国的起源也是国家起源的另一种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
  • 作者: 徐良高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27-32
    摘要: 本文提出了有关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的几个问题:第一,对中国古代文明中相关文化的崩溃和消失现象应该予以重视和研究;第二,在古代文明研究中要注意"中国"概念的形成和使用问题,对一些基本概念要进行分析...
  • 作者: 王树明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33-39,58
    摘要: 双墩遗址出土的许多碗底刻划文字类符号,多为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写实性图像类刻划文字,说明我国的古代文字最初是因人们生产活动的直接需求而创造的,并不是因为某种宗教信仰所需而为.而较双墩遗址年代晚的...
  • 作者: 曹峻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40-45
    摘要: 夏商时期位于东南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同中原夏商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许多相关性,但在更深层次的思想、制度乃至政治关系上,马桥文化则还未纳入中原夏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尽管如此,夏商时期的马桥文...
  • 作者: 赵世纲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46-58
    摘要: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
  • 作者: 张应桥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06年2期
    页码:  59-63,68
    摘要: 前掌大M3、M4一直被认为是商代晚期墓葬,但是两墓出土的青铜銮铃、车辖和陶三足盘却是西周时期才出现的器物,M3有墓上建筑,且被M4打破,说明两墓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不可能为同时墓葬,综合其他遗...

中原文物基本信息

刊名 中原文物 主编 张文军
曾用名 河南文博通讯
主办单位 河南博物院  主管单位 河南博物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邮编 450002 电子邮箱 zywwbm@163.com
电话 0371-63511062 网址
地址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河南省一级期刊
2.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原文物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