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的实例,在已定的浓度范围内针对牛奶中脂肪、蛋白质、乳糖三成分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参与建模的样品.研究中首次利用正交表的"正交性"原理优选建模样品,并针对牛奶中脂肪浓度的测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交互验证方式建立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正交设计样品集与常规方法选择的样品集的脂肪PLS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设计样品集与常规样品集分别建立的PLS模型的预测偏差之差低于0.02g/100g,上述两种方法PLS模型的实际预测浓度与参考浓度之差均集中在0.1g/100g,而后者样品数量约为前者的七倍.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从常规样品集的样品中随机抽取与正交设计样品集的样品数量相同的样品作为随机样品集并建模,其PLS模型的预测偏差高于常规方法的两倍、相关系数相对较低,并且其实际预测浓度与参考浓度之差集中在0.4g/100g.
推荐文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建模光谱宽度的选择
近红外光谱
血清成分测量
偏最小二乘
建模谱宽选择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制浆过程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
制浆造纸
化学计量学
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综述
农产品
品质检测
近红外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建模样品优选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红外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红外(NIR)光谱分析 正交设计法 正交性 牛奶 偏最小二乘(PLS)回归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红外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219
字数 25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5.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丽杰 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 37 267 8.0 15.0
2 徐可欣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194 2590 26.0 39.0
3 郭建英 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 71 768 14.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NIR)光谱分析
正交设计法
正交性
牛奶
偏最小二乘(PLS)回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技术
月刊
1001-8891
53-1053/TN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64-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08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