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寒荒漠干旱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使异常查证工作困难重重,效果不佳.对此种地区的异常查证工作,需采用非常规的方法,同时要对所查证异常的特征、异常区成矿控矿地质条件以及工作尺度和目的物尺度的充分研究后决定.在青海龙尾沟地区采用综合配套方法技术,以研究区1:5万红外遥感航片解译为先导,技术上采用X荧光测量与现场快速分析相结合,配合基础地质路线调查,达到了快速查证异常之目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高寒荒漠干旱景观区异常查证的综合配套方法是有效的.在青海龙尾沟地区的找矿工作中取得了突破,在阿尔金山南缘首次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具一定规模和较大资源潜力的铜、金矿(化)体.
推荐文章
X荧光测量在高寒荒漠区异常查证中的应用一例
X荧光测量
斑岩型铜矿床
高寒荒漠干旱景观区
青海龙尾沟
青海龙尾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远景分析
斑岩型铜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远景分析
龙尾沟
青海龙尾沟铜金矿床含矿斑岩脉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研究意义
斑岩铜矿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青海龙尾沟
地球电化学提取法在高原寒冷区寻找隐伏金矿——以青海格尔木西藏大沟地区为例
地电化学提取法
隐伏金矿
找矿预测
青藏高原
格尔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荒漠区异常查证技术方法--以青海龙尾沟铜、金矿床为例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异常查证 综合配套方法 铜矿床 高寒荒漠干旱景观区 青海龙尾沟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8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3
字数 8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5.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善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应用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15 161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常查证
综合配套方法
铜矿床
高寒荒漠干旱景观区
青海龙尾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