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大庆油田的不断开发,其储层的自然电位与开发初期相比在幅度和形态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构成自然电位的扩散吸附电位和过滤电位的主次地位也发生了转变.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长期注水后储层中流体矿化度和流体压力的剧烈变化.利用过滤电位和压差的相关性可以对储层的压力状态进行判别并对孔隙压力的大小进行比较精确地解释.据此总结出一种适用于解释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孔隙压力的方法--自然电位法.
推荐文章
大庆油田高含水期自然电位的变异和校正
自然电位
测井曲线
变异校正
大庆油田
基于近井壁自然电位的大庆油田水淹储层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岩石物理实验
自然电位
过滤电位模型
水淹层
地层水电阻率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孔隙结构
大庆油田
过渡带
压汞法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曲线
孔隙喉道
基于近井壁自然电位的大庆油田水淹储层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岩石物理实验
自然电位
过滤电位模型
水淹层
地层水电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庆油田储层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异与孔隙压力解释
来源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流体性质 自然电位 孔隙压力解释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3-4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210.2005.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连生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8 115 5.0 8.0
2 燕守斌 1 11 1.0 1.0
3 沈霞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田开发
流体性质
自然电位
孔隙压力解释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双月刊
1000-7210
13-1095/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3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