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黑莓和红树莓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第三代新兴小浆果类果树.本试验以威娜米特(Willamatt)和沙泥(Shawnee)为试材,研究了在组培快繁时,影响其初代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时,选黑莓和红树莓中部半木质化的茎段为外植体存活率最高,褐化率最低;在大田栽培的植株,黑莓和红树莓以6月中旬取材,外植体萌芽快,萌芽率高,污染率低;黑莓和红树莓适宜的初代培养培养基为MS+BA 1.0+NAA 0.1,为黑莓和红树莓良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红树莓海尔特兹初代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
红树莓
海尔特兹
初代培养
外植体
褐化
红树莓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红树莓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褐化
树莓初代培养研究
树莓
培养基
初生培养
正交试验
两个红树莓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红树莓
海尔特兹
秋福
组培快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莓和红树莓初代培养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黑莓 红树莓 初代培养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151.2005.04.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9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莓
红树莓
初代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8151
14-1306/N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