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利用崩溃酶、溶壁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酶解小麦全蚀病菌,进行原生质体的制备试验.结果显示,4种酶均能消化该菌细胞壁,获得一定数量的原生质体;产生原生质体效率最高的是溶壁酶,该酶在浓度为16 mg/mL时产生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最佳的酶解时间为2~3 h,最适作用温度为28℃.制备的原生质体可以再生并与原始出发菌株具有相同的致病能力.
推荐文章
小麦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及再生菌株致病性研究
小麦纹枯病菌
原生质体
再生菌株
致病性
桉树焦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桉树焦枯病菌
原生质体
生成量
条件优化
毛木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毛木耳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绣球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
绣球菌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全蚀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及再生菌株的致病性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 原生质体 全蚀病 致病性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121
字数 30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7021.2005.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刚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1 619 14.0 21.0
2 王美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4 319 11.0 17.0
3 张颖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0 245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
原生质体
全蚀病
致病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005-7021
21-1186/Q
大16开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8-1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371
相关基金
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