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研究了25~15 ℃变温与20 ℃恒温条件对23个桃品种打破休眠的影响.在21个品种中16个品种未打破生理休眠的时期,9个品种叶芽和花芽在25~15 ℃下的萌动指数大于在20 ℃条件下的萌动指数,5个品种的花芽在25~15 ℃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 ℃条件下,2个品种的叶芽在25~15 ℃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 ℃条件下.14个品种已部分打破生理休眠的时期,继续供试的16个品种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叶芽和花芽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大观山1号在25~15 ℃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 ℃条件下,2个桃品种安农水蜜和玉露在25~15 ℃下的破眠情况小于在20 ℃条件下;多数品种的叶芽在25~15 ℃下的破眠情况大于在20 ℃条件下,多数品种的花芽在25~15 ℃下的破眠情况小于在20 ℃条件下.不同条件对桃品种花芽萌发的先后顺序有较大的不同,但几个早花品种在3种条件下,花芽萌动均较早.表2参11
推荐文章
贵州葡萄破眠技术初步研究
京亚葡萄
打破休眠
萌芽
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研究
苜蓿
生产性能
秋眠
干物质产量
桃品种打破休眠的研究
桃品种
打破休眠
时期
BA
G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对桃品种破眠效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桃品种 温度 叶芽 花芽 打破休眠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05.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明申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 56 364 10.0 17.0
2 叶正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 92 822 16.0 26.0
3 李胜源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 5 47 3.0 5.0
4 吴钰良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 26 189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桃品种
温度
叶芽
花芽
打破休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相关基金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xmgl.org/dl_download.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