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非职业针刺及意外伤害暴露及暴露后预防的现状,以及暴露后预防的影响因素,探讨HIV非职业针刺伤及意外伤害暴露后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 637例HIV非职业暴露者,实施或未实施暴露后预防(PEP)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全部非职业暴露者均提出了实施PEP的要求,但根据危险性评估,两年里共对52人实施了PEP.其中仅19人(36.54%)完成了28天的疗程,33例(63.46%)因副作用等而中止治疗.心理干预可以降低PEP的实施率.对实施或未实施PEP的1 486非职业暴露者于暴露后1个月,948例于暴露后3个月,689例于暴露后6个月,检测HIV抗体,均未发现阳性者.影响非职业暴露PEP完成的因素是:暴露源情况不明,HIV感染的危险性低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副作用.结论HIV非职业意外伤害暴露感染的危险性极低.提示PEP对于那些暴露源HIV情况不明,HIV感染的危险性小,而又有明显的副作用时应该受到限制.
推荐文章
内蒙古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现状分析
内蒙古
5岁以下儿童
意外伤害死亡
现状分析
托幼机构教师对儿童意外伤害认知与需求分析
托幼机构
教师
儿童意外伤害
认知
需求
婴幼儿意外伤害住院病例分析
婴幼儿
意外伤害
住院病例分析
意外伤害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职业针刺伤及意外伤害HIV暴露后预防现状及干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艾滋病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非职业暴露 暴露后预防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3.9|R512.91
字数 1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662.2005.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克沂 23 370 9.0 19.0
2 杨民 9 60 6.0 7.0
3 闫会文 9 116 6.0 9.0
4 伦文辉 25 172 7.0 12.0
5 刘彦春 24 149 6.0 12.0
6 吴焱 1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7)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病毒
非职业暴露
暴露后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月刊
1672-5662
11-4818/R
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82-91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2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