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模拟临床手术过程,在显微镜下对10具(20侧)成年国人灌注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除弓状隆起外,另可见中颅窝底有两个较恒定的骨性突起,一个位于中颅窝底的中央部,其对应的颅外颅底无解剖结构;另一个位于岩骨基底部,其颅外颅底对应为颞下颌关节.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位于Kawase三角下方的骨质中,鼓膜张肌位于Glasscock三角下方的骨质中,咽鼓管位于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和鼓膜张肌之间.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骨嵴的交点至内耳孔前缘的距离相对恒定.结论对中颅窝底恒定骨性突起的观测及命名,有利于扩大手术视野、减少对颞叶的牵拉和保护颞下颌关节.在Kawase三角中定位、显露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不会伤及鼓膜张肌和咽鼓管.熟悉解剖、术前CT扫描及术中对"蓝线"的识别,有助于保护骨迷路.
推荐文章
颞下经小脑幕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颞下
小脑幕岩骨嵴
岩斜区
乙状窦后
脑膜瘤
显微外科
颞下经岩骨前部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岩斜坡区/解剖学和组织学
颡下入路
岩骨前部切除
Kawase入路
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的临床应用
手术入路
前路岩骨切除术
显微解剖
基底动脉瘤
脑肿瘤
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颞叶
桥静脉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观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岩骨前入路 颞骨岩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性隆起 颈内动脉 骨迷路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3.1
字数 2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520.2005.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贤瑞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192 1108 14.0 22.0
2 姜维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75 398 11.0 13.0
3 罗端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28 195 8.0 12.0
4 沈沉浮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20 5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骨前入路
颞骨岩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性隆起
颈内动脉
骨迷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1520
43-1241/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7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8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1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