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的电生理学指标.方法: 采用Wrathall等人描述的重力损伤法制备大鼠脊髓胸段(T8)分级损伤模型,通过测量损伤动物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变化,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红核-脊髓MEPs与脊髓分级损伤的关系.结果: 在给予红核刺激后,假损伤组红核-脊髓MEPs出现5~7个正波和4~5个负波,峰-峰总幅度值(简称总峰值)为(195.25±34.35)μV,峰潜伏时为(1.57±0.15)ms.随损伤程度加大,总峰值明显减少,而峰潜伏时明显延长.红核-脊髓MEPs总峰值与观察期末的BBB评分(r=0.79)以及损伤中心处的残余面积(r=0.87)显著相关;峰潜伏时与观察期末的BBB评分(r=-0.88)以及损伤中心处的残余面积(r=-0.86)也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红核-脊髓MEPs总峰值和峰潜伏时两项指标可以敏感地反映脊髓分级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和形态学情况,是监测胸段脊髓损伤程度的客观、定量、精细的电生理指标.
推荐文章
脊髓损伤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
脊髓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脊髓损伤
8-Br-cAMP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影响
8-Br-cAMP
长时程增强
脊髓背角
病理性疼痛
体感诱发电位联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感诱发电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脊髓损伤
康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核脊髓运动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红核脊髓束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大鼠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8.2
字数 36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834.2005.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虞芬 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15 110 5.0 10.0
2 邵雪梅 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31 100 6.0 7.0
3 谢燕 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23 123 5.0 10.0
4 刘丽敏 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28 167 6.0 12.0
5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25 122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核脊髓束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双月刊
1000-6834
12-1339/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6-1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1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