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别-苏鲁造山带大理岩中榴辉岩包体的锆石有两种类型,为变质增生锆石和变质重结晶的残留碎屑锆石.变质增生锆石和完全变质重结晶锆石都具有较低的U、Th含量和Th/U比值,且给出两组变质年龄,分别为240.9±4.8~245.1±3.1 Ma和223.7±4.2~226.0±3.9 Ma.年龄为240.9±4.8~245.1±3.1 Ma的变质锆石的生长对应于板块俯冲过程中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期间的流体活动,而223.7±4.2~226.0±3.9 Ma的变质锆石的生长可能对应了板块折返早期的流体活动.这些年龄同样可以很好地用来限定其寄主大理岩的变质演化历史.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新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钾长花岗岩
新县岩体
地质意义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脉状"榴辉岩的锆石U-Pb年龄
锆石
U-Pb年龄
"脉状"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带
大别山
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的锆石U-Pb年龄
浅变质岩
锆石U-Pb年龄
晋宁早期
加里东期
桐柏造山带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古元古代
两幕变质
扬子陆块
桐柏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苏鲁造山带大理岩中榴辉岩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理岩 流体活动 U-Pb年龄 板块俯冲 板块折返
年,卷(期) 2005,(z1) 所属期刊栏目 Ⅲ大陆动力学与壳幔物质循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P5
字数 25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5.z1.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冰 4 3 1.0 1.0
2 郑永飞 9 92 2.0 9.0
3 吴元保 7 16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理岩
流体活动
U-Pb年龄
板块俯冲
板块折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