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在胃黏膜癌变的过程中,存在基因不稳,高甲基化,端粒丢失,错配修复基因和k-ras基因突变,APC、MCC、DCC等抑癌基因的杂合性缺失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等因素.维甲酸、亚硒酸钠、丁酸钠、表没食子儿茶素等具有防治胃癌的作用,基因治疗可以部分逆转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推荐文章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与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癌前状态
胃肿瘤
蛋白质
p53
脱噬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胃黏膜保护还是抑酸?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黏膜损伤
黏膜保护药
抑酸剂
常用保护胃黏膜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
制酸药
清热药
补益药
活血化瘀药
药对
中药复方
左金丸
半夏泻心汤
胃黏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黏膜癌变分子机制及防治研究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肿瘤 分子机制 防治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胃癌发生机制及防治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7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6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5.09.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
分子机制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