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克隆肝再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最终阐明肝再生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鼠短间隔连续肝切除(SISPH)模型,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研究4~8 h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用SSH分析0、4 h、8 h和12 h模型的4~8 h再生肝,筛选出33个与肝再生有关的上调表达序列标记(EST),其中17个为已在肝再生中报道的已知基因,6个为首次报道的已知基因,10个为大鼠中尚未报道的新基因,并对新基因在NCBI进行注册.结论在肝再生中SSH是一个分离肝再生差异表达基因的强有力工具,这些差异基因的分离,尤其是在肝再生中首次报道的已知基因和新基因的分离,可为进一步阐明肝再生的机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肝星状细胞
活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再生
软骨细胞发生和分化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的相关性
部分肝切除
Rat Genome 230 2.0芯片
软骨细胞发生和分化
鼠肝再生相关基因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肝切除
入肝血流阻断
肝再生
放射性活度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80%肝切除后残肝再生及修复作用的研究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肝
切除术
肝再生
细胞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Wista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部分肝切除后再生肝组织中上调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来源期刊 新乡医学院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 肝再生 表达 克隆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93+.1
字数 29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239.2005.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丰慧根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 75 167 6.0 8.0
2 邢智峰 14 162 5.0 12.0
3 李玉昌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 115 5.0 10.0
4 张会勇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 18 75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制性消减杂交
肝再生
表达
克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239
41-1186/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医学院
36-14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