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的雨云气象卫星臭氧全球网格资料,从中截取中国大陆主体部分(69.375(E~139.375(E、14.5(N~54.5(N)的数据,分析臭氧柱浓度变化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1979~1998年,大陆主体上空区域的臭氧柱浓度下降趋势明显,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柱浓度下降速度较全国水平略快.假定其他缔约国均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前提下,以1980年臭氧柱浓度情形为基准,利用臭氧柱浓度与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预测了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与不履行两种情形下,2001~2050年中国上空臭氧柱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履约受控情形下,2050年大陆主体部分上空的臭氧柱浓度将与其1980年的水平相近;不受控情形下,柱浓度将持续下降,2050年整个大陆主体上空绝大部分地区臭氧柱浓度值均低于240DU.
推荐文章
人类活动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
大气臭氧
损耗
人类活动
响应
平流层大气过程研究的前沿与重要性
平流层
临近空间
臭氧层
气候变化
延伸预报
正确认识和执行国家臭氧层保护政策
制冷剂
氟利昂
臭氧层
过渡工质
替代工作
平流层微量气体变化趋势的研究
平流层
微量气体
变化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消耗臭氧层物质对平流层臭氧的影响预测
来源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消耗臭氧层物质 等价有效平流层氯原子 臭氧柱浓度 蒙特利尔议定书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15
字数 3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23.2005.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伟立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6 40 4.0 6.0
2 胡建信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37 402 12.0 18.0
3 徐建华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16 71 4.0 8.0
4 李春梅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11 61 3.0 7.0
5 赵丽娟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4 5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耗臭氧层物质
等价有效平流层氯原子
臭氧柱浓度
蒙特利尔议定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环境科学
月刊
1000-6923
11-2201/X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
2-5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5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7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