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6例面部病变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78岁.病变部位:左面部2例,左腮腺区1例,右腮腺区1例,右面部2例.病变性质:皮样囊肿感染伴皮肤坏死1例,皮脂腺囊肿感染伴皮肤坏死1例,皮肤上皮瘤恶变1例,鳞状细胞癌3例.良性病变切除后,恶性病变扩大切除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后,面部缺损均以颏下岛状瓣即时修复.组织缺损范围最小4.0 cm×3.0 cm,最大6.0 cm×6.0 cm.组织瓣最小面积4.5 cm×3.0 cm,最大6.0 cm×4.5 cm.组织瓣以颏下动脉为蒂3例,颏下动脉联合面动脉为蒂3例.蒂的长度:6 cm 3例,9 cm 2例,11cm 1例.结果6例组织瓣均存活良好,肤色与面部无明显差异;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供区伤口Ⅰ期愈合,平视位时,供区瘢痕不显露.结论颏下岛状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法.
推荐文章
应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
口腔肿瘤
口腔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颏下岛状瓣
颌面缺损修复
颏下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口腔肿瘤
软组织损伤
颏下岛状皮瓣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颏下动脉蒂岛状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颏下动脉蒂岛状瓣
下颜面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颏下岛状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修复 面部 缺损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颌面美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5.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颏下岛状瓣
修复
面部
缺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