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法针对喷涂电流、主气(Ar)流量和次气(He)流量三个重要工艺参数安排实验方案,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锆涂层试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喷涂工艺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常规柱状组织和纳米状等轴组织,且等轴组织处于柱状组织的包围之中;随喷涂工艺不同,两部分组织含量存在明显差别.对于热障涂层而言,等轴组织对提高涂层隔热能力有利.
推荐文章
等离子喷涂氧化锆涂层封孔处理的研究现状
等离子喷涂
氧化锆涂层
封孔处理
液相等离子喷涂纳米ZrO2热障涂层的显微结构及抗热震性能研究
液相等离子喷涂
纳米结构
孔隙结构
相稳定性
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纳米涂层显微结构研究
喷雾造粒
等离子喷涂
纳米结构
氧化锆涂层
氧化锆热障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氧化锆涂层
隔热能力
抗热震性能
失效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子喷涂纳米氧化锆涂层组织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表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纳米氧化锆 涂层组织 工艺优化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G174.442
字数 14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660.2005.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富耻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53 2108 21.0 27.0
2 王全胜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6 653 14.0 22.0
3 柳彦博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219 9.0 12.0
4 马壮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2 705 15.0 22.0
5 李东荣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障涂层
纳米氧化锆
涂层组织
工艺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表面技术
月刊
1001-3660
50-1083/TG
16开
重庆市2331信箱(重庆市九龙破区石桥铺渝州路33号)
78-3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34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