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研究抗DNA抗体化学偶联到冠脉支架胶原涂层膜上的可行性及连接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氯胺-T法对抗DNAIgM进行125I标记,将胶原膜随机分为化学偶联组(n=3)和对照组(n=3),化学偶联组胶原膜用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酸酯(SPDP)通过化学键结合标记IgM,对照组胶原膜通过吸附的方式携带标记的IgM,测定125I的放射活性,评价IgM与胶原膜化学偶联的可行性及稳定性.结果化学偶联组胶原膜上携带的抗体量约为对照组的15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胶原膜通过化学偶联的方式携带抗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在37℃60r/min摇动条件下洗脱,对照组胶原膜上携带的抗体仅5 d即随胶原膜完全溶解而全部释放,而化学偶联组胶原膜携带的抗体在第16天时仍有25%保留在膜上.结论通过同位素标记定量显示了在蛋白涂层上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连接抗DNA抗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为下一步冠状动脉血管支架上携带质粒DNA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新型抗体偶联胶原包被质粒DNA血管支架的研制
基因治疗
载体
抗体
支架
质粒
胶原
不锈钢血管支架蛋白涂层和携带质粒DNA的研究
不锈钢
支架
抗体,抗核
基因
无抗养殖模式可行性分析
抗生素
中兽药
微生态
无抗养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原涂层上化学偶联抗DNA抗体的可行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125I标记 IgM 胶原 药物涂层支架 基因载体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Q81|R94|O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25I标记
IgM
胶原
药物涂层支架
基因载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