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材的流动度控制在180~210 mm之间,可获得良好工作性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具有连续空隙结构、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其透水性系数在1.5~3.0 cm/s之间,与其空隙率有关;与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空隙率(20%~30%)相对应的抗压强度在8~28 MPa之间.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内部越易形成连续空隙结构;相同设计空隙率下,集料粒径越大,多孔混凝土中的有效空隙率越大.掺入矿物外加剂不仅可以调整多孔混凝土混合料的工作性,而且能改善多孔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能降低多孔混凝土中的pH值,掺入硅粉、矿渣微粉或矿渣微粉与粉煤灰复合掺入的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
植生多孔混凝土在水库护坡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环保
多孔混凝土
正交试验
试验研究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物理性能及植生适应性研究
多孔混凝土
抗压强度
孔隙率
植生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豫江大堤生态修复中的试验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
植物适应性
生态修复
页岩陶粒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制备与植生试验研究
页岩陶粒
多孔混凝土
密度
pH值
抗压强度
空隙率
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性能的试验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 透水系数 空隙率 力学性能 矿物外加剂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与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3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528.2
字数 50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75.2005.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吉伯海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43 720 14.0 21.0
2 吴春笃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50 3442 28.0 45.0
3 高建明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58 948 19.0 29.0
4 刘海峰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3 8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141)
二级引证文献  (174)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4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
透水系数
空隙率
力学性能
矿物外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775
32-1668/N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0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