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定位(n=30),Ⅱ组采用传统法定位(n=30),局麻药均使用0.5%的罗哌卡因30ml.结果:Ⅰ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9例(成功率为97%).Ⅱ组3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21例(成功率为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肢四条主要神经中尺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成功率Ⅰ组(90%、93%)高于Ⅱ组(63%、70%)(P<0.05).Ⅰ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上肢四条主要神经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推荐文章
神经刺激器引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研究
神经刺激器
留置导管
臂丛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小儿喙突旁入路与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疗效比较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喙突旁入路
肌间沟入路
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60例分析
神经刺激器
小儿
臂丛神经阻滞
基础麻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来源期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醉,局部 臂丛 经皮神经电刺激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2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22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38.2005.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光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33 278 10.0 15.0
2 徐旭仲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119 1058 16.0 25.0
3 金勉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9 6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醉,局部
臂丛
经皮神经电刺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