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氧化蜡经过胺改性可以得到具有更佳物化性能的脂肪酸酰胺.在确定己二胺量下考察了不同配比的氧化蜡和某种增硬剂对产物性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己二胺)∶m(增硬剂)∶m(氧化蜡)=29∶94.7∶78时,产物的针入度最低达到4以下,产物的酸值在6 mg/g以下.温度的考察显示第一阶段为150 °C,3 h为宜,第二阶段为190 °C,3 h为宜.产物的红外谱图表明产物中含有酰胺官能团.
推荐文章
蜡的改性及其乳化
改性蜡
乳化蜡
合成
制备
工艺
综述
聚丙烯酰胺季铵化改性及吸附染料
聚丙烯酰胺
季铵化改性
吸附容量
染料
菜籽油酰胺化改性反应的研究
菜籽油
单乙醇胺
酰胺化反应
叶蜡石粉体的偶联活化改性研究
偶联剂
叶蜡石
活化改性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蜡酰胺化改性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氧化蜡 己二胺 酰胺 针入度 增硬剂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53
字数 22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080.2005.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雨 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 46 271 10.0 13.0
2 陈明强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 100 728 14.0 21.0
3 徐斌 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 19 89 5.0 9.0
4 宋磊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蜡
己二胺
酰胺
针入度
增硬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