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验,考察了进气压力、渗透侧压力、透余气体浓度、回收率和透过率(透过气与进料气的体积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膜面积和功率的影响;得出了回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进气压力0.4~0.5 MPa,渗透侧压力0.04~0.05 MPa,透余气浓度35~40g/m3,回收率90%~92%;并提出了一种研究膜法油气回收过程的新思路:采用数学模拟技术优化回收过程的工艺条件以减小操作条件的探索工作量.
推荐文章
钙钛矿型致密膜高温透氧过程的工艺模拟
致密膜
钙钛矿
透氧工
艺模拟
油页岩闪速干馏油气回收工艺设计及模拟
干馏
油页岩
油气回收
油洗
模拟
用于油库VOCs治理末端的膜法油气回收工艺
油气回收
膜分离工艺
吸附法
橡胶态膜
油库
VOCs末端治理
膜鼓气/吸收法提溴连续吸收过程
膜鼓气
连续膜吸收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疏水膜
提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法油气回收过程的工艺模拟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油气回收 工艺模拟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
字数 18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05.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传华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38 1096 16.0 26.0
2 黄振仁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9 483 13.0 20.0
3 周勇军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41 14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回收
工艺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