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冲积-河流相地层格架的时空分布规律,归纳和总结了冲积-河流相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的划分依据.结合济阳坳陷新近系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冲积-河流环境层序地层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低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及辫状河,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低弯度曲流河,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高弯度曲流河,水退体系域时期由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可划分出七个准层序组:馆陶组分为四个准层序组;明化镇组下段划分为三个准层序组.
推荐文章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
冲积河流相
层序地层学
辫状河
曲流河
体系域
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探讨——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
初始体系域
发展体系域
衰退体系域
抬升体系域
济阳坳陷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
新近系
体系域
准层序组
辫状河
曲流河
济阳坳陷
济阳坳陷馆陶组层序地层研究
沉积特征
层序
馆陶组
济阳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探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新近系 冲积-河流相 体系域 准层序组 济阳坳陷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基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1.3
字数 2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603.2005.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金萍 1 11 1.0 1.0
2 国景星 5 76 4.0 5.0
3 于洪洲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近系
冲积-河流相
体系域
准层序组
济阳坳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