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湿法化学研磨方法制备了纳米石墨滤饼,并通过相转移方法移入润滑油中.获得了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石墨润滑油.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抗磨性、承载能力、摩擦系数,通过扫描电镜对磨斑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开初步探讨了纳米石墨减摩机理.研究表明在392 N的负荷下,在基础油中加入纳米石墨颗粒时,其磨斑直径可由0.52 mm下降至0.46 mm,摩擦系数由0.086 7下降至0.061 2,承载能力基本保持不变,认为其中纳米石墨粒子在摩擦面之间所形成的石墨层起到了抗磨减摩作用,所以含有超细石墨颗粒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推荐文章
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机理的评述
润滑油
纳米粒子
摩擦磨损性能
机理
高速高温下发动机纳米铜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行为
纳米铜润滑材料
摩擦磨损行为
修复
表面修饰纳米粒子的摩擦学性能比较
纳米粒子
表面修饰
摩擦学性能
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纳米粒子
摩擦磨损
润滑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片状纳米石墨粒子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片状纳米石墨 抗磨性 润滑油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3-7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4
字数 16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080.2005.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江平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2 1603 23.0 38.0
2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6 1963 22.0 39.0
3 干路平 华东理工大学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335 9.0 18.0
4 侯越峰 华东理工大学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33 2.0 2.0
5 黄海栋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9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片状纳米石墨
抗磨性
润滑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