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舒林酸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结直肠中残存腺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初步探讨舒林酸对FAP患者残存腺瘤的影响.方法:FAP患者口服舒林酸400 mg/d,12个月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直肠息肉的变化.以后根据患者结肠腺瘤消退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服用舒林酸维持治疗,并定期复查结肠镜,对残存息肉及其他病变进行活检,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舒林酸治疗前FAP患者结直肠腺瘤活检标本中,管状腺瘤占活检腺瘤总数的90.8%,绒毛管状腺瘤占9.2%;异型程度为Ⅰ级、Ⅱ级、Ⅲ级的腺瘤分别占42.1%,45.6%和12.3%.治疗后管状腺瘤占活检腺瘤总数的99.8%,绒毛管状腺瘤占0.2%;异型程度为Ⅰ级、Ⅱ级、Ⅲ级的腺瘤分别占55.8%,41.8%和2.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肠道中出现微小扁平隆起和红斑,其中约65%为腺瘤.结论:舒林酸长期维持治疗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残存腺瘤异型程度下降,绒毛管状腺瘤减少,而微小扁平隆起和红斑可能是腺瘤消退过程中的表现.
推荐文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危险因素分析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癌变的外科预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手术治疗
癌变防治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息肉病综合征,家族性
综述文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舒林酸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残存腺瘤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舒林酸 腺瘤息肉病,结肠 活组织检查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167X.2005.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189 2030 23.0 36.0
2 金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52 819 16.0 27.0
3 吕愈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66 822 16.0 26.0
4 崔荣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31 477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舒林酸
腺瘤息肉病,结肠
活组织检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167X
11-4691/R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