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检测技术、电化学发光法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血清性激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治疗前30例中有16例患者血清孕酮在正常值(10 ng/mL)水平以上,但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同时伴有雌二醇(E2)、孕激素受体(PR)下降,治疗后E2水平上升,PR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并且有6例妊娠.另14例患者孕激素(P)水平低于正常值,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PR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E2水平及孕酮P水平显著上升(P<0.05),5例妊娠.[结论]补冲丸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进而改善卵巢分泌E2、P的作用,并能提高患者子宫内膜PR含量,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分泌状况,使患者妊娠.
推荐文章
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受体,雌激素/代谢
孕激素/代谢
排卵诱导
子宫内膜
RNA,信使/代谢
黄体期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亚单位与孕激素受体关系
黄体功能不全
整合素β3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B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功能
子宫内膜肿瘤
受体,雌激素
寡核苷酸类,反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冲丸对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
来源期刊 天津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冲丸 肾阳虚型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6.35
字数 31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519.2005.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吉金 8 69 5.0 8.0
2 夏阳 85 706 14.0 23.0
3 李谈 28 470 14.0 21.0
4 吴林玲 27 183 8.0 13.0
5 王嚞 10 92 5.0 9.0
6 李洪义 3 41 2.0 3.0
7 随笑林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冲丸
肾阳虚型
子宫内膜雌孕激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中医药
月刊
1672-1519
12-13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6-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8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