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比较雌激素(E组)与雌孕激素(E+P组)两种体外培养条件对在位内膜构建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的影响.方法:将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碎片加入到含10%小牛血清的去酚红DMEM/Ham's F-12培养液中,同时E组加入雌激素(10 nmol/L),E+P组加入孕激素(100 nmol/L)及雌激素(10 nmol/L)分别培养24 h后接种于裸鼠腹腔.结果:E+P组种植成功率高于E组,与E组比较病灶数目有增多趋势(Z=2.21,P=0.05),病灶直径减小(Z=2.24,P<0.05).免疫组化显示E+P组培养后在位内膜腺体的表达无显著性改变,但PR、Ki-67表达有减弱趋势;成模的裸鼠异位灶腺体中Ki-67的表达也降低(Z=2.27,P<0.05),PR有降低趋势.异位灶间质中微血管密度显著减低(Z=2.73,P<0.05).雌孕激素培养后获得的异位灶间质细胞增生,异位灶与周围组织接合更为紧密.结论:加入孕激素的体外培养条件不影响在位内膜成模,但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并未加强.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裸鼠
动物模型
孕激素抵抗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的血管生成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生成
裸鼠模型
微血管密度
组织构建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的建立
动物模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
裸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孕激素对在位内膜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激素类 雌激素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细胞增殖 小鼠,裸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6-768,插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07.1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妍涵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10 76 4.0 8.0
2 糜若然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180 1159 17.0 24.0
3 张秀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15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激素类
雌激素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细胞增殖
小鼠,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