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静脉补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掌握静脉输入量,是在较大的手术中或危重病种抢救得以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历来临床行静脉穿刺时持针的斜面向上传统进针法.但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常遇到穿刺针头的斜面不能完全刺入血管内时,易出现血管外液体渗出,致使皮肤立即隆起,肢体局部肿胀、疼痛及皮下淤血等情况,造成穿刺失败而影响了手术的进展及静脉输液的速度.特别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预防意外情况发生及满足术中的快速输液、输血、用药的需求,且多数患者需要选择用输器"12"号针头(直针).因针头粗而大、针眼斜面较长,更易出现上述现象.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静穿刺时针头的斜面向下穿刺法,避免了血管液体外渗.因为在穿刺过程中当针头的斜面不完全进入血管内时,立即固定针头后,外部分斜面紧贴在血管壁上,既保证了输液通畅,也不会出现液体外渗,使术中输血、输液、用药顺利进行,为抢救患者提供了保证.为验证此方法的优点及其可行性,作者对160例次手术中成年患者,在行静脉穿刺时分别采用了穿刺针头斜面向上和斜面向下的操作方法.进行了临床实践.
推荐文章
自动快速穿刺针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穿刺中的应用--附36例分析
自动穿刺针
手动穿刺针
超声引导
输卵管妊娠
甲氨蝶呤
无菌棉线止血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
针眼渗血
棉线止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穿刺针头方向改变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新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
页数 1页 分类号 R47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亭云 2 0 0.0 0.0
2 张杰敏 5 0 0.0 0.0
3 李丽萍 2 0 0.0 0.0
4 程振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新医学
月刊
1680-9866
13-3179/R
河北省石家庄市胜利北大街277号18号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9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