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氟伐他汀干预组(F组).实验中持续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dp/dt一)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氏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范围,用RT-PCR进行心肌局部ICAM-1 mRNA表达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后,F组上述心功能各项指标较IR组明显改善,心肌组织ICAM-1 mRNA水平较IR组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小.结论: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ICAM-1 mRNA表达,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改善心功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氟伐他汀
缺血再灌注
细胞间粘附分子-1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氟伐他汀
缺血再灌注
细胞间粘附分子-1
高脂血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1.+1
字数 3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740.2005.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09 2088 20.0 31.0
2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 67 407 12.0 17.0
3 陈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0 217 8.0 13.0
4 戴淑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6 37 4.0 6.0
5 秦晋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7 8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循环学杂志
季刊
1005-1740
42-1321/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38-201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2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