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通过实验来观察和评估细菌内毒素的分子生物活性.根据细菌内毒素的分子结构是脂多糖[1],它是由O-特异性抗原(糖链)和糖的核心部分以及脂质A(LipidA)三个部分所组成[2].为此实验的设计是采用分级温度调控使脂多糖分子降解,然后用鲎试剂测定它的降解产物的生物活性,同时将分级温度降解产物通过家兔致热生理效应实验,再证实细菌内毒素的分子生物学活性.
推荐文章
活性炭吸附脱除大豆磷脂细菌内毒素的研究
大豆磷脂
细菌内毒素
活性炭
吸附
脱除
细菌内毒素的危害性及防治
内毒素
危害性
防治
无菌产品细菌内毒素的控制
细菌内毒素
热原
细菌
药物混合静滴细菌内毒素分析
细茵内毒素
叠加
鲎试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菌内毒素分子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海峡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脂多糖 分子生物活性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药品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27.12
字数 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05.04.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成文 2 3 1.0 1.0
2 方孝华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菌内毒素
脂多糖
分子生物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药学
月刊
1006-3765
35-1173/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83035
论文1v1指导